9月13日凌晨,在Apple 2018秋季发布会上,以摔倒报警、心跳实时检测为亮点的新一代Apple Watch一经发布就立刻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再次表明,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技术已越来越深度地融入和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
同日,第二届金海湖论坛AI+Wearable 2018技术产业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智能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在高新区塘沽海洋科技园金海湖畔召开。该论坛作为“2018可穿戴会议——第八届全国可穿戴学术会议”的同期产业论坛,汇集了中外智能可穿戴技术领域专家,共同论道行业新技术与新趋势。
智能可穿戴产品需求不断扩大
全球AI与可穿戴养老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半导体技术如何为前沿科技提供技术支撑、可穿戴设备上下游企业如何进行创新和参与国家项目……这些都是本届论坛上业内人士最关注的议题。会议围绕智能可穿戴技术,分享了国际顶尖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深入探讨展望了人工智能、生物医疗、健康养老与可穿戴技术融合发展的产业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在活动中表示,目前人们对于智能可穿戴技术的需求比较集中在军事需求与健康需求两个方面。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向好,对于产品的需求重心也在逐步向民生方面倾斜,智能可穿戴设备已不仅仅需要满足人们对于便捷高效工作及健康生活的期待,更向着时尚、潮流等方向延伸。
据记者观察,俞梦孙院士的观点与我国智能可穿戴技术领域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东义的想法不谋而合。陈东义在接受采访时说,苹果现任零售和在线业务高级副总裁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曾是时尚品牌Burberry集团的CEO,由此不难看到,未来的智能可穿戴技术或将走向时尚界,嵌入到品牌手表、品牌服装、品牌饰品当中,成为新的市场趋势和产业生态。
此外,陈东义还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开始,在深圳,以智能手表为主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正在以接近20%的幅度上升。苹果、华为、小米等大品牌均在抢滩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悄然以智能手机“伴侣”的角色走入人们的生活。不难看出,这种智能可穿戴设备所形成的电子生态已经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
智能科技产业成新区经济新增长点
滨海新区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地,正在积极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与天津本土产业对接合作。
“力争到2020年,智能制造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论坛上,新区相关负责人对外宣布,智能科技产业正在成为滨海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区正着力加大对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仅设立了百亿级智能科技产业引导基金和千亿级智能企业发展引导基金,还全面落实“天津人才落户8条”和“滨海35条人才新政”等,全力营造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的优质环境,并且制定实施了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当前,以智能可穿戴技术为代表性应用成果的AI产业进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和第六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因势而动,结合多年的产业基础,不断完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高新区已先后聚集了360、今日头条、紫光、曙光、飞腾、麒麟、深之蓝、南大通用、天地伟业等一批智能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在互联网应用、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信息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初步形成了特色和比较优势。未来,高新区将全力推动AI产业类的项目、企业、研发机构在本区域落户与发展壮大。